以下是一篇反映美國政府政策立場的社論:
90年前,立國不久的蘇聯的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試圖擴大素有國家“麵包籃”之稱的烏克蘭的糧食產量。 小戶農莊集體化。 莫斯科也制定了嚴酷的政策,例如依照過高的定額上交公糧。 成群結隊的官員洗劫農莊,尋找被藏匿的糧食並將其全部帶走。
雖然這只是造成1930年代致命“大饑荒”的諸多原因之一,但是,這場在1932年2月至3月奪去數百萬烏克蘭人生命的“大饑荒”是蓄意策劃的,為的是 重創和征服蘇聯政權統治下的民眾。
今天,歷史又在重演。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說,普京把“大饑荒”當作他的靈感啟發。
“像史達林一樣,普京把糧食做為戰爭武器。像史達林一樣,普京給烏克蘭帶來了飢餓與死亡。”
托馬斯-格林菲爾德大使說:“讓我們把話說明:俄羅斯不僅僅是在對烏克蘭的人民和糧食供應發動戰爭。它也在對世界各地依靠烏克蘭糧食出口的弱勢人民發動戰爭。”
“我們知道俄羅斯已經加劇了全球糧食不安全。在俄羅斯全面入侵之前,烏克蘭是首要農業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但是,烏克蘭的小麥生產比戰前減少了35%。為什麼?因為俄羅斯竊取了烏克蘭 的穀物,破壞了農田,並轟炸烏克蘭的農業基礎設施和港口城市。”
托馬斯-格林菲爾德大使說:“雖然遭到無休止的攻擊,烏克蘭人民堅強挺立著。他們依然是世界最弱勢者的希望燈塔。即使面對嚴峻危險,烏克蘭農民依然收割莊稼。”
“我們絕不能讓俄羅斯踐踏聯合國憲章。我們絕不能讓俄羅斯犯下戰爭罪而不受懲罰。隨著寒冷和黑暗的冬季漸漸來臨,我們絕不能讓俄羅斯繼續把糧食武器化並通過攻擊烏克蘭關鍵基礎 設施而向烏克蘭施加痛苦。”
“讓我們所有人都與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不管這需要多久,直到家庭團聚,直到孩子們返回學校,人們返回家園,直到按照聯合國憲章實現公正與全面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