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篇反映美國理想與制度的社論:
美國人在每年1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一紀念牧師小馬丁路德金恩博士。 他是來自南方阿拉巴馬州的浸信會牧師,也是反對美國種族不平等的領袖。 金牧師1968年4月4日死於刺客的槍彈,享年39歲。 今年1月15日是他的95歲冥誕。
在金牧師生活的年代,美國許多地方充滿種族歧視。 在南北戰爭結束近百年之後,非裔美國人口中的多數人仍然受制於所謂的吉姆·克勞法律,這些法律實際上使他們無法享受全面的公民權利。
金牧師從基督教聖經以及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和印度活動家馬哈特瑪·甘地那裡獲得了啟發,組織和參與了非暴力的大規模集體抵制行動、靜坐、和平遊行和其它公民抗命行動。 為了讓人們注意到吉姆·克勞法律內在的不公,非裔美國活動人士有時故意然而卻是以和平與尊敬的方式觸犯那些將白人與非白人隔離的法律。 雖然這是一場長期而艱苦的鬥爭,但是他們的努力取得了成果。 1964年,美國國會通過並由林登·約翰遜總統簽署了《民權法案》,在公共場所取締種族隔離制度並禁止基於種族膚色、宗教、性別或原籍國而實行就業歧視。
拜登總統說:“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出生在一個種族隔離是不幸的生活事實的國家。”拜登總統說:“和這一代的許多人一樣,他有一切理由相信,歷史已經 寫完了,分裂將是美國的命運。 然而,他拒絕接受這樣的結果。 ”
“很多時候,當人們聽到金博士的時候,會想起他的佈道和運動,或者最多是想起為爭取民權和投票權而展開的史詩般的鬥爭。但是,我們也應該記住,他的使命 更深邃。它是精神性的……它是道德性的,”拜登總統說,“它是當我們把彼此看作是鄰居而不是敵人時,進步和正義就會到來……進步永遠來 之不易,卻永遠是可能的。在我們邁向一個更加完美的國家的途中,情況確實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