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反映美國政府政策立場的社論:
美國是致力於加強國際司法體系的合作夥伴,該體系尋求追究戰爭罪、種族滅絕和危害人類罪。
美國負責全球司法事務的無任所大使貝絲·範·沙克說,追究這些罪行是衝突後實現持久和平的關鍵。
“整個轉型正義領域——它反映了司法和非司法措施、正式和非正式措施以及懲罰性和恢復性正義的結合——為走出武裝衝突或壓迫的社會提供了一系列工具,來處理大規模暴力、威權主義或有罪不罰的遺留問題,全面恢復經受過暴力的倖存者及其社區,但同時也開展真相披露,並開展非複發機制和其他機構性改革,將防止未來衝突復發。”
範·沙克大使說,美國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建立了夥伴關係,並鼓勵在走出衝突或壓迫的國家施行包容和全面的轉型正義項目。
“過去十年來,這個領域出現了令人讚嘆的創新。機構框架正在變得越來越分散化和多極化。雖然國際刑事法院是這個更大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司法正義活動也發生在國內和國際層級的其他地方。”
範·沙克大使指出,各國正在採取自己的行動,在本國有司法管轄權的地方,由本國法庭審理國際刑事案件。各國的戰爭罪事務部門越來越多地彼此協調,在證據、策略、信息和逮捕行動方面共同合作。各國還擴大了對製裁和進出口監管的使用,以阻擋不良行為體從事、資助或在經濟上獲益於他們的犯罪活動。
“非政府組織,其中很多由美國國務院資助,已經成為這些進程的重要行為體。這些組織經常由倖存者主導,他們以實時方式收集和評估潛在證據,並遵循國際標準,為問責程序提供信息。”
範·沙克大使說:“做好文件記錄工作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因為這將是任何可能展開的司法努力的基礎。”
雖然國際司法架構正在不斷發展壯大,然而,悲慘的暴行不斷發生。範·沙克大使誓言,美國將繼續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倖存者和公民社會合作,把犯罪行為記錄下來,並鍛造出將施害者繩之以法的公正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