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篇反映美國政府政策立場的社論:
為了推動加強美國與南太平洋島嶼的合作夥伴關係,美國總統喬·拜登主辦了史上第一屆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
在峰會上,拜登總統承諾提升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存在。
8月中旬,這正是美國國際發展署署長薩曼莎·鮑爾所作的事情。她把美國國際發展署的地區衛星辦公室升格為國家代表處。美國國際發展署的這個辦事處將繼續督管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以及所羅門群島和瓦努阿圖的項目。
美國國際發展署在該地區的優先事項之一是幫助巴布亞新幾內亞政府達到在2030年之前為70%的本國人民帶來可靠電力的目標。
今天,巴布亞新幾內亞大約四分之三的人口缺乏可靠的電力供應。這種電力缺乏造成了巨大代價,使發展嚴重滯後。美國國際發展署署長鮑爾說:“這項行動倡議、這個電力化項目,算在一起,已經為大約80萬人帶來了可靠電力。”
“我們確實相信,(2023年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至少我們認為,這對我們來說,是正確的追尋目標,”美國國際發展署負責亞洲事務的助理署長邁克爾·希弗說。
“在巴新尋求2030年前為本國70%人口提供電力之際幫助他們並與他們合作,這是一個值得努力的目標。這是一個美好的目標。這是某種我們應有的共同願景,展望如何改善生活以及如何為經濟創造機會,而且考慮到我們面臨的氣候變化挑戰,以環境可持續的方式來這樣做。”
希弗說:“對美國國際發展署而言,關鍵的是,我們與夥伴國所展開的工作主要是基於贈款,而不是貸款,因為我們看到,讓各國背上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不是可持續經濟增長的有利因素。”
“再次要說,我們將此視為賦能者,有利於長期經濟增長,不僅僅是立即見效或者一時亢奮,而是能夠持續多年,幫助造福民生。”
“這是我們經久的承諾,”助理署長希弗說。“這是表明我們實際上是關心的,是可以拿出成果的。但是,歸根結底,這是確保我們是在回應需求以及我們的夥伴所希望我們與他們合作的事情,好讓我們今後能夠真正合力打造一個美好的社區。”